如果要我說出一種能代表台灣的味道,米飯一定榜上有名。而最近我在宜蘭遇見了一個特別的品牌「阿勝栽的米店」。這並不是一間華麗的餐廳或咖啡館,而是一個把「米」做到極致,還能兼顧社會責任的小農品牌。

初次聽到「芋香米」時,我其實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情。畢竟市面上米的種類這麼多,真的能吃出差別嗎?但當我親自煮過、嚐過之後,才知道這款來自宜蘭的芋香米,真的有股特別的香氣與柔軟口感。入口的瞬間,淡淡的芋香在舌尖散開,帶點黏又不失彈性的口感,單純配上醬油或炒個青菜,就能成為讓人滿足的一餐。那種質樸卻驚喜的味道,讓人不自覺多添了一碗飯。
認識阿勝的故事後,更讓我對這碗米充滿敬意。阿勝出身於農家,自小就在稻田裡長大。他選擇延續家族的傳統,但並不是照本宣科,而是用更科學、更永續的方式來種米。他採用減法農法,尊重土地的節奏,利用天然益菌來維護田間生態,減少病蟲害。這樣的方式雖然更耗心力,但換來的是一碗純淨又安心的米飯。
聽他說,芋香米的種植條件很苛刻,必須在合適的氣候與土壤下細心照料,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不容易看到。當我一邊吃著眼前這碗飯,一邊聽著他的分享,內心有種被土地滋養的踏實感。
最打動我的不是米本身,而是「阿勝栽的」所延伸的公益理念。阿勝相信,農業不只是謀生的方式,更是一種能與社會分享的力量。他不僅自己累積捐贈超過 1 公噸的米,還發起了「一袋米,兩份愛」的活動。消費者在購買芋香米時,可以選擇捐出部分米量給兒少中途之家或老人機構。
我自己就親身參與過這個活動。當我在官網下單時,能在享受美味米飯的同時,知道這份心意也會送到需要的人手中。那一刻,購物的行為不再只是消費,而是多了一份善意的重量。
後來我在社群上發現,已經有越來越多人參與這項活動。有人說每次買米時,都會順手參加捐贈,因為「吃飯」本來就是日常,而能在日常裡順便幫助別人,這樣的舉動很自然,也很有意義。我完全認同。當我們每一口飯都能吃得安心,還能因此讓別人溫飽,那種感覺真的很特別。

阿勝的夢想不止於宜蘭。他希望能把芋香米推向國際,透過平台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這份驕傲。聽著他談未來計畫時,那股眼神的堅定,讓我覺得這不僅是一個農夫的理想,而是對土地、對社會的承諾。
「阿勝栽的米店」讓我重新看見了米飯的價值。它不只是填飽肚子的主食,而是一份來自土地的禮物,更是一個能串起人與人之間善意的媒介。當你下次想找一款安心好米,不妨試試阿勝的芋香米。因為那不僅是一碗香氣撲鼻的飯,更是一份能傳遞出去的愛。